市博物館舉辦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與文物對話中 感受歷史文化魅力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連日來,市博物館精心策劃了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邀廣大市民群眾共赴一場文化狂歡,在活動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脈搏的共鳴。據(jù)統(tǒng)計,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市博物館和河源恐龍博物館累計進館7717人次。
市民邱祥運(左二)將收藏了100多年的文物明素三彩捐贈給了市博物館。
河源恐龍博物館人流如織。
前日,《大漢中興——東漢建立2000年特展》在市博物館開展,展期至8月30日。據(jù)悉,本次特展匯聚全國文博機構(gòu)之力,以光武帝劉秀為引,精選大量珍貴文物與史料,從陜西的玉璽到河源的陶屋,從甘肅的簡牘到新疆的綿帛,全方位展現(xiàn)漢代的政治智慧、軍事韜略、科技發(fā)明、文化風骨和國計民生。同時,市博物館也精選了85件館藏漢代文物精品,既有展現(xiàn)中原漢文明與客家文化交融的印花人物車馬墓磚,又有象征權(quán)貴與勇武的鐵劍,具象化闡釋大漢精神,讓文物成為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的文化紐帶。
市民群眾在文玩交流墟市挑選古玩。
除了有特展開展外,“2025·春季河源古玩藝術(shù)品交流會(古玩文玩交流墟市)”也熱鬧開市,各地收藏家、古玩愛好者齊聚市博物館,現(xiàn)場設(shè)攤進行古玩藝術(shù)品交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淘寶”。
墟市現(xiàn)場,各類藏品琳瑯滿目,玉器、陶瓷器、銅錢、木雕等藏品整齊排列,藏友們穿梭其間,時而俯身仔細挑選心儀的藏品,時而與攤主交談議價,力求以滿意的價格將心儀的藏品帶回家。“我對古玩非常感興趣,近幾年自己也陸陸續(xù)續(xù)收藏了一些藏品,但自己對古玩鑒賞這方面還不在行,今天除了過來看看有沒有喜歡的古玩外,也是想向其他古玩收藏愛好者學習鑒別技巧。”藏友鄒樂榮說;顒赢斕,借著國際博物館日這個契機,市民邱祥運將自家收藏了一百多年的文物明素三彩捐贈給了市博物館。“它作為個人收藏品,只有個別人能看,把文物交到博物館這里展出,除了能更好保護文物外,也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文物之美,透過文物更加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邱祥運說。
據(jù)了解,圍繞“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這一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市博物館策劃了系列宣教活動,包括河源恐龍博物館免費開放、語言學堂、科普課堂、文博講座、博趣手工、縣區(qū)巡展、專家特色導覽、公益研學體驗課、古玩藝術(shù)品交流會、文物法規(guī)宣傳等,旨在通過系列活動給市民游客帶來多元化的文化體驗,獲得更多的參與感,在與歷史的對話中感受中華文明的璀璨華光以及河源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落到實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魚燈夜游、低空飛行、“非遺”體驗……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場火力全開,豐富優(yōu)質(zhì)文旅產(chǎn)品供給,打造特色多元消費場景,吸引八方游客紛至沓來,勾勒出一幅人氣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