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投訴信息9515件
本報訊據 北京晨報消息,如今,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進行營銷的微商行為越來越普遍。北京市工商局近日通報,微信購物已成為新的投訴熱點。據統計,2 月份12315 信息采集綜合服務平臺共登記消費者投訴信息9515件,接待消費者咨詢34437 人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85.46 萬元。
北京市工商局介紹, “12315”、“96315”兩條熱線接到有關通過微信購物引發(fā)的投訴,集中在付款后對方不發(fā)貨、商家銷售的產品為三無、假冒產品等。從消費者反映情況分析,通過微信與個人交易而產生的消費糾紛占比較大。
工商部門表示,采用微信購物需謹慎。一是要確認賣家真實信息。二是要避免直接匯款到個人賬號。建議消費者盡量選擇第三方網絡平臺進行付款。三是要保留購物憑證,包括聊天記錄、付款記錄、賣家信息等,來降低購物風險。
據介紹,微商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通過微信平臺進行買賣交易。如果商家是通過私人微信賬號買賣,通常不具備經營資質,一旦出現消費糾紛,很難進行維權。另一種是通過微信平臺對商品、服務、商家進行宣傳推廣,最終通過其他網站進行交易。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