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之歌,譜寫青少年權益工作新篇——記團市委權益部部長凌玉婷
“今年,市政府正式將‘力爭2021年建成專門學校’寫入工作報告,目前正在進行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希望下半年專門學校能動工建設。在這個方面,我市走在了全省山區(qū)市的前列。”一見面,團市委權益部部長凌玉婷就告訴記者。
目前,全市專門學校建設方案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這一專門學校將主要承擔我市一些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和幫扶工作。而這便是凌玉婷一直想要達成的目標。
凌玉婷(右一)一直致力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工作。
摸石頭過河勇做破題者
青少年權益維護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以下簡稱“預青”)工作專業(yè)性強,任務重,難度大,從2013年起,剛接手負責河源市青少年權益工作的凌玉婷從零學起,勇于實踐,銳意改革,開創(chuàng)了河源青少年權益維護工作的新局面,也成為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和預青工作的破題者。
近年來,群眾對懲治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呼聲越來越高。面對群眾呼聲,須得明確部門職責,但凌玉婷深知,要將團市委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和預青工作的大旗扛下去,就要敢于碰硬,另辟蹊徑。在綜合分析后,她把我市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和預青工作的重點從解決“普法難”轉(zhuǎn)向“明職責”。2018年,她和她帶領的權益部率先在全省編制出臺《河源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考核評價實施細則》,明確7個考核項目共24項考核指標,直接以“一對一”的形式面向21個成員單位和6個縣區(qū)。
這份考核指標不僅有效整合成員單位的資源,更為各成員單位指明了工作方向,真正做到從上至下打造青少年維權的系統(tǒng)性網(wǎng)絡格局,團省委權益部以專項工作通報的形式將這一做法在全省推廣。
摸清“家底”爭當推動者
凌玉婷堅持不懈,成為預青工作的推動者。她曾3次前往基層公安局和派出所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因為河源沒有專門教育涉罪或涉案未成年人的場所,沒法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形成法律威懾力,對此,她努力向有關職能部門、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提出籌建專門學校的建議。
“對于專門學校建設,我連續(xù)多年在市‘兩會’上提出,而這很多基礎性數(shù)據(jù)是由凌玉婷和她帶領的權益部通過一線調(diào)研提供的。”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潘建斌說。2019年,市人大常委會對全市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開展專題調(diào)研,并向市政府提出專項工作意見。2021年,市政府正式將“力爭2021年建成專門學校”寫入工作報告。
嘔心“護航”盡顯青春本色
在市公安局警察公共關系科四級警長羅輝看來,凌玉婷為掌握第一手基礎性數(shù)據(jù),下了很大功夫。對于社會各界關注的未成年人酗酒現(xiàn)象,市委市政府要求團市委牽頭調(diào)查社會閑散青少年情況并提出工作對策。面對這一任務,凌玉婷臨危受命,主動爭取政法委支持,召集“平安建設”志愿者,組建河源市閑散青少年現(xiàn)狀調(diào)查工作組,細心分析案情,并率隊走入酒吧、KTV等娛樂場所進行調(diào)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后期的工作研判提供了有力的數(shù)據(jù)支撐。
不忘初心,用奮斗砥礪青春最美底色。凌玉婷從2013年起負責河源市青少年權益工作,先后獲得“廣東省優(yōu)秀團干部”“廣東省中小學團隊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她所負責的青少年禁毒宣教工作屢屢受到上級好評,在她的努力推動下,團市委于2020年被廣東省評為“最美禁毒團隊”。在這一平凡崗位上,她默默守護著全市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譜寫了一曲高昂奮發(fā)的青少年維權之歌。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