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禁看又黄又免费网站视频,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免费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丁香五月天在线视频

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社會熱點 > 閱讀新聞

繳糧憶今昔

聽爺爺說,過去繳公糧,只能把一擔擔稻谷挑到城里去,來回需要一天時間。我想,那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繳糧的艱苦歲月!

到了爸爸繳糧年月,我常常在曬谷坪里把雞趕。每到夏糧征收時,生產隊的社員們,還是得把稻谷一擔一擔地挑到鎮(zhèn)糧所里去。經驗收員檢查過稱后,再挑到谷倉里堆放,那一倉倉稻谷猶如一座座小山。等生產隊繳清公糧以后,再由隊長統(tǒng)一按勞分配。在我的兒童時代,吃的大多是粗糧稀粥,中午放學回到家,打開鍋里是煮熟的番薯片,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大碗,再用草莖串了一串薯片,在上學路上邊走邊吃……在我的記憶中,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繳糧的艱辛生活。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非常幸運地趕上了農村分田到戶搞單干,農業(yè)率先改革,人們開始了大干實干加油干。緊接著,各行各業(yè)進入了改革開放時期。我成年成家后,依然肩負著繳糧納稅任務。每年接到應征農業(yè)稅清單,都要超出千斤稻谷。而且,作為一名代課教師,我得帶動妻子積極響應納稅號召。

記得一九九零年深秋的一天,全鎮(zhèn)教師大會上,領導傳達鎮(zhèn)政府通知精神,凡教師家屬,限期繳清應納公糧。

周末,我請來一臺拖拉機,把應繳納的公糧、余糧、水利糧等運送到糧所去,一次性完成了當年這一政治任務,我如釋重負。

回到家里,妻子把剩余的六百多斤稻谷用蛇皮袋裝好,像寶貝似的存放起來。

“這下好了,公糧一斤不欠,你就等著領導表揚吧。”我看見妻子強裝著笑臉,她分明是怪我這么主動去繳糧,“一家七口還得靠粗糧補充呢,兒子還小,總不能讓他餓肚子吧。”

“不要擔心嘛,稀粥粗糧,幸福安康。領導能表揚,是因為你的品格高尚,大家都要‘備戰(zhàn)備荒’!”我隨機應變引用了墻壁上的標語,認真地安慰著妻子。妻子的臉上好像晴朗了許多,她左手拎著一袋番薯片,右手提著一桶番薯絲,邊走邊嘀咕著:“是啊,你這么積極‘備戰(zhàn)’,我也得認真‘備荒’!”看著她一臉無奈的表情,我無言以對。我潛意識地掏出繳糧發(fā)票,握在手上覺得有千斤重……

我清清楚楚地記得,每年繳糧,我都要準備一拖拉機的稻谷,一次性繳清,每年我都要與妻子一起“備戰(zhàn)備荒”。

終于,走進了21世紀,三農問題得到了高度重視,妻子耕種了兩畝多田地,每年收獲三千多斤稻谷,利用余糧大力發(fā)展了家庭副業(yè),雞鴨魚豬六畜旺,她手頭的存款與日俱增,我跟她談起過去繳糧“備戰(zhàn)備荒”的事情,她喜笑顏開地說:“現(xiàn)在種糧有補貼,皇糧國稅不用交,惠民政策就是好,我們的生活有依靠。”

是啊,工業(yè)反哺農業(yè),城市帶動農村。有了各行各業(yè)納稅人的貢獻,保證了財稅的快速增長,城鄉(xiāng)都能享受到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生學雜費,享受到合作醫(yī)療保障,真是繳糧憶今昔,納稅免稅猶天地,民生得惠及;鄉(xiāng)村與城市,生活面貌皆可比,新村多美麗!

作者謝文衍

(單位:連平縣上坪鎮(zhèn)下坪聯(lián)辦小學)






上一篇:健康中國 你我同行 連平首屆環(huán)黃牛石美麗鄉(xiāng)村騎行活動舉行
下一篇:電焊超負荷用電致店鋪著火 江東、源城消防合力撲救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