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圖文曝光我市農村垃圾成堆無人管
“農村山清水秀,農村花紅柳綠,農村稻香馥郁……”可如今美麗的農村正遭遇垃圾圍村的尷尬困境。近日,我市民生論壇網友曝光了我市部分農村垃圾成災的問題,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21 日,兩名網友圖文并茂分別曝光了和平縣上陵鎮(zhèn)的農村河道及東源縣上莞鎮(zhèn)人民廣場垃圾成堆的現(xiàn)象。從網友“ 夏雨”所發(fā)的圖片中(詳見:http://bbs.hyne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2150&highlight=%C0%AC%BB%F8)記者看到,河道兩旁堆積了許多生活垃圾,河水混沌,該網友認為“垃圾是由于農村沒有垃圾處理池,加上村民的環(huán)保意識不強造成的”。此外,網友“黑世會老三”說:“上莞人民廣場的垃圾是年內倒至此處,經過一個多月的日曬雨淋,整個廣場臭味熏天,過路的人無不掩鼻而行,村民多次反映無人處理!痹摼W友附了五張圖片,圖片上,廣場空無一人,戲臺、涼亭上卻滿是垃圾?粗覉@變成垃圾場,眾網友跟帖表示惋惜,而網友“zeng 敦”卻認為“見怪不怪,我們那里也是這樣的”,網友 “冰凌子”也說“我老家也這樣,鄉(xiāng)村就是垃圾場”。
正如網友所說的“ 見怪不怪”,農村垃圾成堆的景象可謂仰俯皆是,水塘里,道路旁,樹草中,都能看到塑料袋、酒瓶、農藥瓶、一次性餐具等污染物,鄉(xiāng)村美景屢屢被破壞,甚至,“垃圾基本靠風刮,污水基本靠蒸發(fā)”成了不少村民的口頭禪。家園的遭遇令人惋惜,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遏制,垃圾一點一滴滲入土地,滲入溪流,不僅損害農村人的健康,也將污染城里人喝的水、吃的菜,最終將無人能夠幸免。所以,我們應該清醒起來了,政府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必須要拿出切實的措施,將環(huán)境問題放在重要的位置,利用資金投入,充分調動縣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的積極性,實行目標責任化,建立垃圾處理的網絡化管理,讓地方政府始終繃緊環(huán)境這根弦。處理農村垃圾可以因地制宜,鼓勵農村學生和孩童,利用課后勤工儉學,回收可再生資源垃圾,變廢為寶;吸收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保人員自覺加入到農村清潔隊伍當中,共同還農村青山綠水。社會主義新農村,不臟是最起碼的條件,我市作為國家衛(wèi)生城市,在關注城市 PM2.5 的同時,千萬不要把農村遺忘在角落里。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